近年来,朝天区紧紧围绕“建设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这一战略目标,以完善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文化事业建设突飞猛进,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区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
文化惠民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区文化中心、区影剧院、区文化规划展览馆、区美术馆建成投入使用,区文化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馆,区图书馆创建为国家三级馆。建成红军文化园、羊木战斗纪念碑,完成红坪县苏维埃旧址部分修复工程。探索发展无线数字电视,全区建设无线发射基站13座,农村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实现全域覆盖。有线电视继续向乡村延伸,25个乡镇、144个行政村已通有线电视信号。
区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编制完成《朝天区建设川陕结合部文化强区总体规划》和蜀道文化产业等4个专项文化产业规划。成功打造四张文化名片展示区。即,建成明月峡蜀道文化陈列馆、红军文化园、麻柳刺绣传习所、曾家山生态文化展览馆(在建)。通过新村走廊建设,建成5条文化走廊,建成蔬菜、食用菌、核桃、土鸡、蚕桑等主题文化广场,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辐射带动力增强。核桃文化节、曾家避暑活动周、沙河樱桃品尝周活动形成品牌。创作歌曲《大道朝天》获省政府“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续举办《最美朝天人》评选活动。全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修建麻柳刺绣传习所,组建麻柳刺绣农民专合组织。大力开展文化古村落保护力度,复兴村和四坪村被评选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石英村和石板村被评选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