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思想理论>>理论学习>>正文
分享到:

李昌平同志在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上的主持和总结讲话

时间:2013年07月03日 18:02   来源:区委办   阅读:

  今天,我们在广元朝天区召开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是继4月份在仁寿县召开百万人口大县助农增收现场会之后,分类区召开的第二个助农增收现场会。会议主题是交流扶贫重点县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进一步强化扶贫重点县助农增收工作。

  这次会议参观了朝天区中子现代林业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曾家山现代农业(土鸡)示范园区、严大姐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示范基地、曾家山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山峰村产村一体示范点等现场。参观现场基本涵盖了扶贫重点县发展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的主要门类,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朝天区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发展核桃、高山露地绿色蔬菜、土鸡、乡村旅游,以及今天未去现场参观的食用菌、蚕桑等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工作很有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刚才,广元马华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朝天区委领导作了发言,史哈副省长就扶贫重点县培育特色经济助农增收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这里,我再强调五点:

  一、认真落实“两个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看望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在5月23日来川视察时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东明书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快消除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两个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把农民增收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了扶贫重点县助农增收的工作要求。

  从全省来看,过去五年农民收入接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7%。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873元,增长14.2%。尽管近五年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但与全国相差的绝对值却一直在扩大。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必须坚定地确立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要求,消除全省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缩小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尤其重大。扶贫重点县作为全省农民增收的薄弱区域,一定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领会省委提出“两个重中之重”工作要求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加大力度,创新举措,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把助农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东明书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强调:“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并明确要求贫困地区要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我省扶贫攻坚重点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今天参加会议的是民族地区以外的扶贫重点县,主要包括秦巴、乌蒙两大片区9市41县(市、区),乡村人口2462万人,占全省的37%。这一区域,是我省民族地区以外贫困面大、人口集中、发展现状最为落后的区域,也是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

  经过十年扶贫攻坚,这些地区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农民致富能力增强,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由于基数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2年,41个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628.7元,低于全省372元。特别是一些边远县区,农民收入差距更大。尽管扶贫重点县人口在全省占比不大,但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助农增收工作责任更重、压力很大,扶贫重点县党委、政府对此务必要有清醒认识。要从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切实把助农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尽快缩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三、准确把握助农增收的现实条件

  扶贫重点县助农增收主要有四个难点:一是基础条件落后。大多处于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严重。二是产业发展滞后。有资源、有特色、有优势,但缺规模、缺品牌、缺精深加工与市场信息。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三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掌握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开辟增收新途径的能力不强。四是贫困人口多。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的60%,而且贫困程度较深,增收难度很大。

  同时要看到,扶贫重点县农民增收潜力很大。从资源看,多属山地和深丘地带,资源富集,生态良好,特色产品多,文化积淀厚,开发潜力大。特别要做好现代林业和林下经济这篇大文章。从产业看,特色林果、特色蔬菜、特色养殖、中药材、茶叶等都有很好的基础。从政策看,国家和省上支持项目多,资金投入大,机遇十分难得。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之以恒、真抓实干,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突出抓好特色经济助农增收

  总体要求是: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整合项目资金,壮大特色产业。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所在。像朝天区这样,选准一两个特色产业,下定决心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做出市场、做出竞争力。要按照现代农业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林业和林下经济,突出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新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重大项目有机结合,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要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一定不能放松。要围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依托新型城镇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家庭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两手抓、两增长”。要突出抓好创新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推广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探索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确权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机制和模式,多方面、多渠道实现助农增收。

  五、以更大干劲抓好工作落实

  省委、省政府加大助农增收工作力度。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已经印发,前几天我们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题安排,贫困地区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把农民增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安排、亲自调研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采取更实的措施。针对培育增收支柱产业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具体的措施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通过产业壮大让农民增收有支撑、有载体、有来源。要安排更多的投入。全面落实扶贫攻坚政策,支持以县为平台整合项目资金,培育增收支撑产业。完善对口定点帮扶长效机制,鼓励贫困地区与先进地区联建产业园区,合作开发资源,为农民增收拓展空间。省直有关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大对扶贫重点县助农增收工作的支持力度,齐心协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确保实现全省农民增收目标,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上一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下一条:曲木史哈同志在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上的讲话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广公网备510812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