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五论突破性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
本网评论员
突破性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改革、制度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必备的要素支持和体制保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导致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城乡之间存在着体制性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统筹城乡,改革是动力。
从全局意义上讲,“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就是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社保制度改革这三大关键性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全市范围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从而为最终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要着力推动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配套改革,继续深化林权、宅基地、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在林权方面,加快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进程,推进国有林企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土地方面,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服务,依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平台,逐步推进产权和资源向资本转化,逐步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在社会保险改革方面,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全面覆盖和可持续发展。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区别身份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的体制障碍。当前,城镇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条件;从长远来讲,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要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的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共享,有效解决所谓的“半城镇化”问题。
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和扩大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贫困社区滚动发展资金等农村地区银行业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工作,
进一步增强为“三农”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让农村全部变为城市,而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村在保持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同时又具有现代生活条件。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积极促进城乡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总之,面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促进城乡共繁荣同发展,确保“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扎实推进,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