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提前打开天府健康通……”5月29日上午9时,从陕西方向驶来的车辆缓慢停在国道108线朝天段七盘关交通卡口处,在黄仁青的引领下,过往的司机、乘客们前往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今年30多岁的黄仁青是朝天区麻柳乡卫生院副院长,自从4月7日调到七盘关核酸采样点工作,今天已经坚守岗位50多天了。“这里是入川的主要通道,必须不漏一人。”黄仁青说,为全天候服务群众,这里的核酸采样点24小时不打烊,每天采样1000余人次。
上午11时,移步G5京昆高速中子服务区(入川方向)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员袁彩霞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已连续工作了5个小时,没有喝水,也没有上厕所。随着一辆辆入川车辆驶进服务区,核酸采样点的人越来越多,排起了长龙,袁彩霞和同事们顾不得休息,奋战在核酸采样一线。

“核酸采样每天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在上午的10点到12点、晚上的18点到20点,我们8个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三倒工作制,轮流采样,如果遇到人特别多的时候,我们会增设一个加强班,灵活机动安排,保证排队人员核酸采样不超过30分钟、6小时内出结果。”该核酸采样点的负责人李萍说,“守好四川北大门,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穿着防护服,戴着头套、口罩、防护镜、手套、脚套……记者采访发现,这是参与核酸采样医务人员的标配。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熟练动作的背后是他们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他们一穿上防护服就是好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去卫生间,手里的采集工作一刻不停歇。

值得欣慰的是,一份份辛苦换来的是过往群众的点赞。“非常方便,工作人员的流程安排也很规范、温馨。”来自河南新乡的游客刘建准备前往成都,由于“入川即检”相关要求,他选择在中子服务区做核酸。“没想到,排队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核酸采样。”他高兴地为医护人员的高效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近段时间以来,朝天区从严贯彻落实省、市“入川即检”相关要求,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在确保国省干道畅通的前提下,动态科学设置交通卡点11处,配套设置了便民核酸采样点11处,并组建机动采样组,用于临时增援,既方便了群众又守护了健康。
据了解,自开展“入川即检”以来,朝天区平均每天排查车辆3000余辆次、人员4000余人次、免费核酸检测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