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杨春恩)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在扬一行深入我区沙河镇、转斗乡,就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龚治名,区委书记蔡邦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黎参加调研。
近年来,我区立足山区优势,按照“一亩良田稳温饱,十亩山地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坚持科学规划、试点示范、整体推进、规模发展,着力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龙头培育,突破性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区核桃种植面积达33万亩,建成万亩核桃乡镇12个、千亩核桃村110个,成功选育出“硕星”、“夏早”、“沙河”三个省级优良核桃品种,研究出休眠芽嫁接技术和大树改良技术,“朝天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一举夺得四川首届“果王子”核桃类金奖。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区核桃总产量可突破2.5万吨。

鑫琞家庭农场位于沙河镇岳家村,占地106亩,该农场充分利用良好的核桃资源优势,与农户建立了土地租赁+收益分红的合作形式,核桃+土鸡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已初现雏形。李在扬说,岳家村鑫琞家庭农场虽然刚起步,但思路清晰,抓住发展机遇带领群众闯市场的劲头值得充分肯定。他叮嘱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引导农场负责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认真研究保底、分红和管理制度,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农场加快发展。
在沙河镇三湾村核桃采穗圃和转斗乡校场村核桃标准化基地,李在扬一行详细了解了核桃品改工作。他说,朝天区委区政府在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依托退耕还林等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扎实抓好品种改良工作,形成了科学、系统地核桃栽培管理技术,有效提升了产业效益。他希望,要进一步加强核桃丰产技术培训工作,稳步推进核桃品种改良工作,确保改良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在扬一行认真听取了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后,对我区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近年来,朝天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以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打资源牌、走特色路,围绕市场发展产业,在全区上下形成了高度共识,特别是核桃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的重要品牌,思路清、路子正、势头好、前景旺。李在扬指出,朝天区核桃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改良工作,不断优化品质,切实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引导和培育专合组织、种植大户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业经营效益;要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将生产发展转向闯市场,围绕市场和订单组织生产,努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做好产业布局、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认真制定和落实奖补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让更多农民从城市回流,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发展,为“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蔡邦银首先感谢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对朝天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并详细介绍了我区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情况。他说,目前,我区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有规模、有标准、有品牌、有效益,更有希望,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将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引导企业、专合组织和种植大户“抱团取暖”,鼓励多种经营主体竞相发展,切实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始终坚持现代农业理念抓核桃发展,做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依托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切实提高标准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挖掘朝天核桃文化内涵,加快核桃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切实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努力将核桃产业打造为生态富民产业,为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美丽朝天奠定坚实基础。
区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王天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祝远,副区长杨晓波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