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杨春恩)4月16日上午,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邓长金一行,先后我区蒲家乡、转斗乡及中子镇,就以工代赈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副市长元方,市委副秘书长王灵勇,市以工代赈办主任淳廷才,区委书记蔡邦银参加调研。
近年来,朝天区累计投入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资金8510万元,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成了一大批交通、水利、农业等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德政工程,顺利完成了平溪乡工农村等2个以工代赈示范村、临溪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等4个国家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子片区等4个片区综合开发和1134户438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改造基本农田1500亩,建成并硬化村组道路310公里,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6处,建设蓄水池700口2万立方米,铺设饮水管道200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6551人,建成灌溉渠35公里,新增和改善灌面5900亩,极大地改善了我区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转斗乡黎明村石灰窑居民安置点,邓长金详细了解我区以工代赈项目移民安置实施情况,对我区以工代赈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近年来,朝天区使用有限的项目资金,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有效解决了群众最渴盼、最关心、最贴切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他要求,朝天要进一步抓住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机遇,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以规划引导项目实施,彻底解决山区群众饮水难、用电难和行路难等问题,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好移民安置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朝天区发展核桃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基础好,发展思路明晰、措施得力,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完全符合朝天山区产业发展实际。”在蒲家乡河坝场村万亩核桃丰产基地和朝天现代农业(核桃)示范园区,邓长金详细了解我区核桃产业发展情况。他认为,朝天区近年来狠抓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立足“山”字做文章,依托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林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他希望,朝天区要立足良好的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朝天核桃“品牌;要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发展为基础,加快核桃品种改良试点,不断提高核桃生产综合效益;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专合组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引导,带动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蔡邦银代表区四大班子感谢省以工代赈办长期以来对朝天的关心和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情况。他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以工代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以工代赈办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以工代赈“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规范管理、清正为民”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有力地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蔡邦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项目争取。积极创新以工代赈工作思路,加大国家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的争取力度,强化项目储备,科学编制规划,努力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二是抓好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2015年相关综合开发项目、乡村道路示范工程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打造一批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和优质工程,并做好竣工项目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有效解决项目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我区贫困农民尽早实现脱贫奔康做出更大贡献。三是抓好基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以工代赈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项目计划、资金、工程三大管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以工代赈执法检查和审计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执行纪律规定,确保项目资金管理安全。他希望,省以工代赈办能在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上加大倾斜力度,助推朝天经济跨越发展,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区委副书记罗凌云,区以工代赈办、区林业和园林局、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