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敏
金色的天平、黛黑的法袍、柔和的面容、冷静睿智的双眼,她是法庭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三年来经手案件800余件,调解率达87%,服判息诉率达99%,无一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无一信访投诉案件,她是行走在基层的温情与正义,她就是朝天区女法官的杰出代表——广元市唯一女子法庭羊木法庭庭长汪叶。
从“门外汉”到“办案高手”
见到汪叶,是在10月21日早晨9点,届时,她已经在开庭审理一场民事纠纷。法庭辩论环节,由于索赔金额较高,当事人双方情绪异常激动,争辩一度白热化。而汪叶始终沉着冷静,用见缝插针、有条不紊的引导,迅速平息了双方心中的怨气。过硬的专业素质,对审判进程游刃有余的掌控,都让法庭上的她呈现出一种无比强大的气场。
“我是从广元粮技校毕业的,学的是商业经济,与法律完全不沾边。”可谈起与法律结缘的过程,汪叶却笑称自己以前是典型的“门外汉”。
1994年,19岁的汪叶中专毕业后,进入到广元河西粮库工作。没几年,就遇上粮食企业改制,因企业发展需要,她被派往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脱产两年学习法律专业,从此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2004年期间,学成后的汪叶担任了企业的法律顾问,在代理案件的过程中,她深深迷上了法律,也由此萌生了要以此为终身职业的打算。
也就在2004年这一年,汪叶顺利通过全省法检统一招考,分配到朝天法院,从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2008年,汪叶又顺利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工作被调整到民庭;由于工作出色,2011年,出任大滩法庭庭长;2013年,兼任羊木女子法庭庭长至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汪叶深知这个道理。工作间隙,她一头扎进学习中间,仅2005年一年时间,她就通过了四川大学法律本科的各项考试。虽然个中许多辛苦,但汪叶却说,法官是个终身学习的行业,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完善,不努力学习,就谈不上熟练运用,更不可能成为法官中的“佼佼者”,她的学习之路还长着呢。
如今,汪叶在法院工作已整整12个年头,做基层审判法官也近十年。在这四千多个平凡的日子里,曾经的“门外汉”,早已成长为实实在在的“办案高手”,她对案情的准确把握,以及公正严明的审判,让许多当事人慕名而来。
庭审中的汪叶
永远停不下来的“陀螺”
“她就是个永远停不下来的陀螺!”汪叶身边的同事总是爱用同样的一句话评价她,说她不是在开庭审理案件,就是奔波在送达传票和副本的路上;不是在研判案情,就是在在写判决书;不是在进行调解,就是在执行判决……
作为一名基层女法官,汪叶面对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目不识丁。汪叶说,面对他们,你不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案件办理时更要遵法灵活办理。
“在全院首创判调办理模式、口头起诉登记制,全市首创QQ视频开庭审理案件……”在朝天法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兴勇的眼中,汪叶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善于创新的法官,有着神奇的化繁为简的能力,任何复杂的状况在她面前都不算状况。
那是2013年,汪叶受理了一个案件,当事人苏阿姨因与其二儿子就赡养问题发生争议,一气之下将自己5个孩子全部告上法庭。其中,原告的4个儿女在广元可传唤到庭,而小女儿远在苏州不能到庭。情急之下,汪叶在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决定利用QQ视频开庭,并成功调解了此案。
“对于法官来说,案结只是逗号,事了仅仅是分号,人和民安才是完美的句号!”对于汪叶来说,案后回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几年,东溪河乡一对感情基础颇深的小夫妻,因男方爱好打牌发生争执,在汪叶的多次调解后仍执意离了婚,这成了汪叶的一块心病。案件了结后,汪叶多次在QQ上分别与他们谈心,得知男方有复合的意愿后,积极为他找到了工作,帮助他戒了赌,又为他出谋划策,前不久,汪叶刚刚参加了他们的婚宴。
“哪怕再小的案件,只要得到了圆满解决,心里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感觉特别幸福。”汪叶说,为着这份幸福,她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争取把每一件案件办好,还百姓一个公正,给群众一个满意。
法治道路上的执著“追梦人”
“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法官可以将道德原则、公序良俗引入司法,使司法结果更符合群众对公正的追求,希望通过我的点滴努力,让群众相信法官、敬畏法律。”12年初心不改,汪叶始终执著的追寻着自己的法治梦想。
“你打电话给他,他说他在这儿,你赶过去他又说他在那儿。”开庭前的一份传票和副本,因为当事人的不理解,跑上个十来趟也找不到人是常有的事,汪叶说,“能打着电话,还算好的,有的当事人干脆电话关机,人也躲出去,叫人哭笑不得。
汪叶还曾遇到过一个离婚案的当事人,直接指着她的鼻子叫嚣说,“哪个敢判我就杀哪个,不行的话我就拿炸药包把法庭炸了!”记者问,作为一个女同志,那你怕吗?“这种情况多了,你不但不能跟他发火,还得给他讲道理,遇到这种情况我常说,你把我杀了,我还能落个因公牺牲的美名,可你自己呢,一出事父母妻子儿女可都没人管了哈。”说到这儿,汪叶笑了,可这笑中包含多少辛酸之意,却是不得而知。
12年,因为工作,儿子的家长会一次也没去开过。汪叶清楚地记得,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激动的跑过来再三叮嘱她说:“妈妈、妈妈,明天开家长会,你穿漂亮点,化点淡妆,亲子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得第一名哦!”但结果可想而知,因为第二天要审理案子,爷爷去开了家长会,亲子活动一个奖项也没拿着,儿子一气之下住到了爷爷家去,一个礼拜没跟她说一句话。
汪叶心中的失落和怅然可想而知,但她却笑着告诉记者,正因为工作忙,她特别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儿子两岁多就能下楼买凉面,六岁的时候就能独自赶公共汽车去上辅导班。
“广元城里长大的女孩子,却在乡下一待就是6年,而且周一来了周五才能回去。”李兴勇介绍说,特别是2015年10月,羊木法庭增设了家事法庭(这也是全国家事审判改革的试点,全省仅三个,全市也只有朝天一个),全区家事案件全归到她那儿调解和审理,一年365天,天天都有案件等待开庭审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干下去。”长期高效运转,汪叶患上了严重的头疼。休庭期间,汪叶脸色苍白,一直用手撑着头,她告诉记者,检查了多次都找不到病因,不过她自己发现,不吃饭头疼的症状就要轻一些,一吃饭头疼得就像要炸裂一样,因此,每每开庭她都不敢怎么吃饭,她也计划再去做个胃镜检查看看。
12年来,在齿轮与麦穗辉映的天平下,汪叶就这样,用热忱与真挚,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对神圣法律坚定不移的信念;用温情与汗水,把司法公平正义的阳光撒进普通老百姓的心间;岁月或许带走了最初摩拳擦掌的激情,但却永远磨不灭她一颗对法治事业赤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