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汪家乡:大山深处养生猪拓宽脱贫致富路

时间:2019年11月15日 10:06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我现在还有400余头黑猪,按照现有的市场价格,全部出栏后,纯利润可达120万元左右。”11月12日,朝天区汪家乡易兴村生猪养殖大户张林开心的对记者说。

生猪养殖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生猪供应牵扯着国内CPI的敏感神经。今年以来,朝天区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该区已出栏生猪20万余头,综合产值达10亿元,生猪养殖产业已成为该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甘蓝喂出生态黑猪

“今年生猪有价,现在单斤价格在20元左右,一头肥猪有3000左右的纯利润。”朝天区汪家乡易兴村生猪养殖大户张林说,他养猪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今年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他现在所建的圈舍占地两亩,可以容纳450头肥猪。

经过严格消毒后,张林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养猪场,只见圈舍里干净整洁,猪圈里的黑猪,外表颜色灰黑,叫声甚是洪亮,精神十足。

“我们生猪养殖场,连猪粪都没有浪费掉,主要用来生产沼气和种菜。”张林说,这个猪场建有雨污分离排污沟,雨水能外排,而污染物则另从一条排沟排走,直接通往沼气池,不会污染外界环境。养殖场外就是大面积的菜地,生产沼气后的沼液、沼渣,也能成为菜地的生态肥。

“我共流转了20多亩土地种植甘蓝,但没有一颗甘蓝会卖,这些甘蓝也是生猪主食之一。”在养殖场的大门口,张林随手掰了几颗甘蓝,回到圈舍扔到了猪圈,立刻引来了一群黑猪抢食。张林笑着说道:“400余头黑猪,每天要吃近1000斤左右甘蓝,除去自己种的菜,他还要外出收购一些菜才能养肥这些黑猪。”

“每年我都会大面积种应季菜,所收的菜,也全部用于发展生猪产业。”张林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他的生猪养殖产业已经形成生态产业链。下一步,他还将扩大养殖的范围,考虑饲养肉牛、肉鸭、土鸡等养殖产业。

“目前,我已经购买了一万多只鸡苗,预计春节过后便可产生效益。”张林信心满满地说,他觉得土鸡市场效益也不错,他非常看好土鸡养殖产业,未来他的养殖场内,可能会增加土鸡的圈舍。

自学成养猪“土专家”

汪家乡永龙村养殖大户赵开保,有一手绝活,人听人怕的猪瘟,在他这里,只需一针自己配制的药,就会药到病除。由于经常给当地邻居的生猪“义诊”,所以,人们常常笑着称他是养猪“土专家”。  

“我自己也养殖了300余头肥猪,已经出栏120余头。”记者见到赵开保时,他正在养殖场忙活,查看生猪的精神状况。据他介绍,他于2012年开始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八年的养猪生涯中,经历过顺境,也有过逆境,在不断的摸索中,他总结出养猪要作到“三看”、“两定”、“一搭配”。

“三看”就是平时注意看猪的精神状态,喂时注意看猪的食欲,扫圈时注意看猪的粪便。发现精神不振,身上带褥草,不爱吃食或粪便不正常,都是发病的前兆,要立即隔离观察,及时治疗。“两定”就是喂食定时间,定数量。“一搭配”就是不分冬夏,饲料一律实行精、粗合理科学搭配,60公斤前采取高能高蛋白饲料,60公斤后,由于对蛋白质需求相对减少,可限其进食总量,大体上可喂八成饱,这样既不会严重降低增重速度,又能增加瘦肉率,提高养猪效益。

“养猪最怕猪有病,口蹄疫、胃肠炎,尤其是猪瘟,一旦患病,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经过自学,咨询兽医,网上查资料,现在的赵开保已经能预防生猪的10余种常见病,为了防疫,赵开保除了保持猪舍的温度和卫生,还让猪晒日光浴,增加抵抗力,保证了猪的成活率。“即使碰到猪瘟也不怕,我自己配的药水,药到病除。”赵开保自信地说。

像张林、赵开保这样的养猪能手,在朝天区还有很多。据朝天区农业局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年出栏能力达50至500头生猪的专业养殖户有200余户,年出栏达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共有50余个。(苗晓辉 记者 鄢怀林)

上一条:财政局三举措助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条:我区文教科卫体制专项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