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广元要闻>>正文
分享到:

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广元应急救援队全天候“战备”

时间:2020年08月12日 09:15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暴雨橙色预警:广元等7市有暴雨,成德绵局部地方有特大暴雨

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广元应急救援队全天候“战备”

昨日,记者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8月11日16时省气象台将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11日20时到12日20时,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雅安7市有暴雨(雨量50-80毫米),部分地方有大暴雨(雨量100-180毫米),绵阳、德阳、成都3市的局部地方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阿坝州东部(包括漩映地区)有大雨到暴雨。目前,青衣江、涪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岷江、沱江、嘉陵江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

根据当前雨情、汛情及变化趋势,按照《四川省2020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8月11日17时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市(州)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汛保安各项工作。

新闻多一点

什么情况下会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

(1)一条主要江河干流发生洪峰或洪量重现期大于20年、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洪水;

(2)两条主要江河干流同时发生洪峰或洪量重现期大于10年、小于等于20年一遇的洪水;

(3)主要江河城区堤段出现重大险情;

(4)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5)一般中型、重点小(1)水库出现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或一般小(1)型水库、小(2)型水库发生垮坝;

(6)其他需要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的情况。

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后如何行动?

(1)由省防指副指挥长主持会商,研判当前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应对工作,迅速向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省委、省政府报告。

(2)省防指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相关成员单位的联络员保持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中心电话畅通。

(3)省防指根据需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省防指及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组织指导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5)省防办负责人带班,增加值班人员,强化值班,加强协调、督导事关全局的防汛抗旱调度,并与相关区域加强视频会商,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安排布置。

(邵明亮王成栋)

广元行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召开

10支救援队伍应急备勤

8月10日下午,全市应急管理系统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安排部署11日至14日大暴雨应对工作和近期防汛减灾救灾工作。

会议指出,本轮暴雨是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地灾防治、防汛减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落实,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精准研判雨情汛情,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应急广播等形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严格执行灾害“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严禁脱岗、顶岗、断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应对。要认真执行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制度,按照“首报快、速报准、核报精”的原则,及时、准确报送。

“各地需继续加强暴雨洪涝及其可能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地质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专业救援队伍充分发挥抗洪抢险救援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提高救援效率,实施精准救援、科学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情损失。经统计,目前市本级专业救援队伍有5支923名,其中市消防应急救援支队110名、市公安应急队伍600名、市应急救援支队63名、广旺公司救护大队20名、西南油气公司元坝救援中心130名;军队救援力量有2支1300名,其中武警广元支队应急救援队340名,广元军分区民兵队伍960名;社会应急救援队有2支1615名,其中蓝天救援队20人、恒运机械救援队1595人;共产党员抢险救灾突击队1980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确保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确保做到“力量跟着汛情走、救援抢在成灾前”。

(向雪梅记者尹泽娟)

上一条:推进消费扶贫 全市扶贫产品销售额已达7.9亿元。
下一条:严阵以待 严防死守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